本试剂盒用于定量分析检测各种生物制品的中间品、半成品和成品中E.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片段大小分布的专用试剂盒。
本试剂盒利用PCR荧光探针法原理,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扩增片段(85bp、103bp、220bp、550bp)来定量检测分析样本中E.coli残留DNA片段的大小分布情况。配套有E.coli DNA定量参考品,与宿主细胞残留DNA样本前处理试剂盒配套使用。
SHENTEK® E.coli 残留DNA 片段分析检测试剂盒是用于定量分析检测各种生物制品的中间品、半成品和成品中 E.coli 宿主细胞 DNA 残留片段大小分布的专用试剂盒。
本试剂盒利用 PCR 荧光探针法原理,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扩增片段(85bp、103bp、 220bp、550bp)来定量检测分析样品中 E.coli 残留 DNA 片段的大小分布情况。检测快速,专一性强,性能可靠,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 fg 水平。试剂盒配套有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。本试剂盒与 SHENTEK®宿主细胞残留 DNA 样本前处理试剂盒配套使用。
4×100 Reactions。
规定储存条件下 24 个月,具体详见试剂盒标签。
Ø SHENTEK-96S 实时荧光 PCR 检测系统
Ø 7500 Real-Time PCR System
Ø CFX96 定量 PCR 系统
Ø Linegene 9600plus 定量 PCR 系统
Ø 1.5ml 低吸附无菌离心管
Ø 96 孔 qPCR 板
Ø 1000μl,100μl,10μl 无菌低吸附带滤芯枪头
Ø 荧光定量 PCR 仪
Ø 1000μl,100μl,10μl 移液枪
v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的稀释和标准曲线的制备
片段分析试剂盒中含有四种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,在建立标曲时,需分别对不同的扩增片段设置标曲,并根据对应扩增片段的标曲来计算其残留量和分布相对量。
用试剂盒中提供的 DNA 稀释液将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进行梯度稀释,稀释浓度依次为 3ng/μl、300pg/μl、30pg/μl、3pg/μl、300fg/μl,30fg/μl。具体操作如下:
1. 将试剂盒中的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和 DNA 稀释液置于冰上或 2-8℃条件下融化。待完全融化后,轻弹数下混匀,短时间快速离心 3~5s,如此重复 3 次。
2. 取 6 支干净的 1.5ml 离心管,分别标记为 ST0,ST1,ST2,ST3,ST4,ST5。
3. 在 ST0 管中用 DNA 稀释液将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稀释至 3ng/μl,振荡混匀后短时间快速离心 3~5s,重复 3 次以确保定量参考品与 DNA 稀释液充分混匀。
4. 在 ST1,ST2,ST3,ST4,ST5 管中分别加入 180μl DNA 稀释液。
5. 按表 2 依次进行 5 次稀释操作。
表 2. E.coli DNA 定量参考品的稀释
稀释管 | 稀释体积 | 浓度 |
ST1 | 20μl ST0+180μl DNA 稀释液 | 300pg/μl |
ST2 | 20μl ST1+180μl DNA 稀释液 | 30pg/μl |
ST3 | 20μl ST2+180μl DNA 稀释液 | 3pg/μl |
ST4 | 20μl ST3+180μl DNA 稀释液 | 300fg/μl |
ST5 | 20μl ST4+180μl DNA 稀释液 | 30fg/μl |
已融化未使用的 DNA 稀释液可保存于 2-8℃。
若 DNA 稀释液中有析出,建议于 37℃条件下进行孵育。
标准曲线浓度点可根据实际验证结果选择,应至少有 5 个浓度点。
1.取 100μl DNA 稀释液加入 1.5ml 干净的离心管中,标记为阴性质控 NCS。
阴性质控 NCS 和同批待测样品一起进行样品前处理,制备成阴性质控 NCS 纯化
液。
1. 根据所要检测的标准曲线及待测样品数量,计算所需反应孔数,一般做 3 个重复孔/样。
待测样品)×3
2. 根据反应孔数计算本次所需的 qPCR MIX 总量(含有 2 孔的损失量):
3. 各试剂放在冰上或 2-8℃条件下融化,并参考表 3、4、5、6 所示准备对应扩增片段的 qPCR MIX:
表 3. qPCR MIX-85 配制表
组份 | 单孔反应 |
qPCR Reaction Buffer | 15.9μl |
E.coli Primer&Probe MIX-85 | 2.8μl |
IPC MIX | 1.3μl |
总体积 | 20μl |
表 4. qPCR MIX-103 配制表
组份 | 单孔反应 |
qPCR Reaction Buffer | 15.9μl |
E.coli Primer&Probe MIX-103 | 2.8μl |
IPC MIX | 1.3μl |
总体积 | 20μl |
表 5. qPCR MIX-220 配制表
组份 | 单孔反应 |
qPCR Reaction Buffer | 15.9μl |
E.coli Primer&Probe MIX-220 | 2.8μl |
IPC MIX | 1.3μl |
总体积 | 20μl |
表 6. qPCR MIX-550 配制表
组份 | 单孔反应 |
qPCR Reaction Buffer | 15.9μl |
E.coli Primer&Probe MIX-550 | 2.8μl |
IPC MIX | 1.3μl |
总体积 | 20μl |
为满足同步进行四种扩增片段检测,DNA 模板需≥120μl,建议每个样品同时准备 2 管进行前处理,提取完成后混匀使用。
1. 各试剂置于冰上,轻微振荡混匀,选择对应扩增片段参考表 7、8、9、10 所示加样。
表 7. MIX-85 各反应孔加样示例
ST-85 | 20μl qPCR MIX-85+10μl ST1/ST2/ST3/ST4/ ST5 |
NTC | 20μl qPCR MIX-85+10μl DNA 稀释液 |
NCS | 20μl qPCR MIX-85+10μl 阴性质控 NCS 纯化液 |
待测样品 | 20μl qPCR MIX-85+10μl 待测样品纯化液 |
表 8. MIX-103 各反应孔加样示例
ST-103 | 20μl qPCR MIX-103+10μl ST1/ST2/ST3/ST4/ ST5 |
NTC | 20μl qPCR MIX-103+10μl DNA 稀释液 |
NCS | 20μl qPCR MIX-103+10μl 阴性质控 NCS 纯化液 |
待测样品 | 20μl qPCR MIX-103+10μl 待测样品纯化液 |
表 9. MIX-220 各反应孔加样示例
ST-220 | 20μl qPCR MIX-220+10μl ST1/ST2/ST3/ST4/ ST5 |
NTC | 20μl qPCR MIX-220+10μl DNA 稀释液 |
NCS | 20μl qPCR MIX-220+10μl 阴性质控 NCS 纯化液 |
待测样品 | 20μl qPCR MIX-220+10μl 待测样品纯化液 |
表 10. MIX-550 各反应孔加样示例
ST-550 | 20μl qPCR MIX-550+10μl ST1/ST2/ST3/ST4/ST5 |
NTC | 20μl qPCR MIX-550+10μl DNA 稀释液 |
NCS | 20μl qPCR MIX-550+10μl 阴性质控 NCS 纯化液 |
待测样品 | 20μl qPCR MIX-550+10μl 待测样品纯化液 |
加样完成后每孔总体积为 30μl。
表 11. 96 孔板排版示例
MIX-85 | MIX-103 | MIX-220 | MIX-550 | |||||||||
NTC NTC NTC | NTC NTC NTC | NTC NTC NTC | NTC NTC NTC | A | ||||||||
NCS NCS NCS | NCS NCS NCS | NCS NCS NCS | NCS NCS NCS | B | ||||||||
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S | C |
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ST5 | D |
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ST4 | E |
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ST3 | F |
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ST2 | G |
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ST1 | H |
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
该示例表示的是检测 5 个浓度梯度的 DNA 标准曲线、1 个无模板对照 NTC、1个阴性质控 NCS、1 个待测样品。每个检测做 3 个重复孔。其中 1~3 列为 qPCR MIX-85, 4~6 列为 qPCR MIX-103,7~9 列为 qPCR MIX-220,10~12 列为 qPCR MIX-550。
实际检测时可根据样品多少,参照此示例进行 96 孔板排版加样。
2. 将 96 孔板用光学膜封闭,轻微震荡混匀,短时间快速离心 10s 后放入 qPCR 仪。
² SHENTEK-96S 实时荧光 PCR 检测系统、软件版本 8.2.2 为例。
1. 点击“实验向导”。
2. “孔板编辑”页面中选择检测 E.coli SIZE-85 反应孔,选择步骤 2 项目中的“E.coli
SIZE-85bp” 程序; 选择检测 E.coli SIZE-103 反应孔, 选择步骤 2 项目中的“ E.coli SIZE-103bp”程序;选择检测 E.coli SIZE-220 反应孔,选择步骤 2 项目中的“E.coli SIZE-220bp”程序;选择检测 E.coli SIZE-550 反应孔,选择步骤 2 项目中的“E.coli SIZE-550bp”程序。
3. “实验运行”页面中点击“开始”运行程序。
² 其他定量 PCR 系统程序设置如下:
选择 FAM 通道代表 E.coli 检测信号,选择 VIC 通道代表 IPC 检测信号。
1. 创建空白新程序,选择绝对定量检测模板。
2. 四组 qPCR MIX 创建新检测探针,分别命名为 qPCR MIX-85、qPCR MIX-103、 qPCR MIX-220、qPCR MIX-550,选择报告荧光基团为 FAM,猝灭荧光基团为 none;创建新检测探针,命名为 IPC,选择报告荧光基团为 VIC,猝灭荧光基团为 none,检测参比荧光为 ROX(可选)。
3. 设置三步法反应程序:95℃预变性 10min;95℃ 15 s,60℃ 30 s,72℃ 1 min 30 s
(读取荧光),40 个循环;反应体积 30μl。
² 以 SHENTEK-96S 实时荧光 PCR 检测系统、软件版本 8.2.2 为例。
1. “孔板编辑”页面中步骤 3:定义反应孔,将标准曲线孔的选择样品类型设置为标准品,并进行赋值。“E.coli SIZE-85bp、E.coli SIZE-103bp、E.coli SIZE-220bp、E.coli SIZE-550bp”设为 300、30、3、0.3,0.03,并在相应的“样本名称”中命名为 ST1、ST2、 ST3、ST4、ST5。
2. 待测样品将样品类型设置为待测样品,NTC 将样品类型设置为无模板对照。
3. 在“实验分析”页面点击,可读取标准曲线的斜率、截距、相关系数、扩增效率。
4. 在“反应孔信息表中”可读取无模板对照 NTC、阴性质控 NCS、待测样品的检测值,单位为 pg/μl。
² 以 7500 Real-Time PCR System、软件版本 1.4 为例。
1. 在Results 的Amplification Plot 面板中,Analysis Settings 选择Manual Ct,Threshold设置为 0.02,选择 Auto Baseline,点击 Analyze,此时可初步查看扩增曲线的形态是否正常。
2. 在 Results 的 Plate 面板中,将标准曲线孔的 Task 一栏设置为 Standard,并且在
Quantity 一栏分别赋值为 3000、300、30、3、0.3(含义为每孔的 DNA 总量,单位为 pg),并且在相应的 Sample Name 一栏中命名为 ST1、ST2、ST3、ST4、ST5。
3. 在 Results 的 Plate 面板中,将无模板对照 NTC 孔的 Task 一栏设置为 NTC,将阴性质控 NCS 孔、待测样品孔的 Task 一栏设置为 Unknown,并且在相应的 Sample Name一栏中命名为 NTC、NCS、S,之后点击。
4. 在 Results 的 Standard Curve 面板中,可读取标准曲线的斜率(Slope)、截距
(Intercept)、R2。
5. 在 Results 的 Report 面板中,Mean Quantity 一栏可读取无模板对照 NTC、阴性质控 NCS、待测样品的检测值,单位为 pg/10μl。后续可在检测报告中将单位换算为 pg/μl或 pg/ml。
6. 以 qPCR MIX-85 的待测样品检测值为 100% , 计算 qPCR MIX-103 、qPCR MIX-220、qPCR MIX-550 的待测样品百分比。
7. 分析 IPC 的 Ct 值,正常情况下样品 Ct-IPC 值应在 NCS Ct-IPC 值±1.0 范围内。若样品 Ct-IPC 值与 NCS Ct-IPC 值相比明显增大,则表明样品可能有抑制。如同时测试加标样品,则优先考虑样品回收率结果,IPC 结果作为参考。
8. 阴性质控 NCS、无模板对照 NTC FAM 信号的 Ct 均值大于标曲最低浓度 FAM 信号 Ct 均值或扩增曲线无明显起峰,VIC 信号为有效的“S”型扩增曲线。
上述示例结果分析的参数设置仅供参考,具体需依据实验室机型及使用的软件版本进行设定,一般也可由仪器自动判读。
修订日期:2022 年 11 月 10 日
400-829-0116